首页 > 专题专栏 > 最新专题 > 黑龙江全国模范退役军人

退伍不褪色 倾情解开“千千结”——记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刘诏轩

日期:2024-10-18 14:48 来源: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处
【字体:


累计为7000余户家庭提供优质便捷的零成本法律服务;

调解重大复杂、疑难信访案件500余起;

为农民工讨薪400余万元;

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;

为人大代表、驻村干部、村两委成员、调解员、法律明白人、网格员、学生等群体公益授课及培训近百次。

这一组组数字“硬头货”的创造者,便是肇源县人民调解中心党支部书记、主任刘诏轩。

作为退役军人,他的身上凸显铮铮铁骨;作为扎根基层的法律工作者,他的身上洋溢着为民情怀。2003年光荣退伍后,他被安置到司法行政系统工作,在多年工作实践的基础上,历经艰辛探索,他自筹资金于2018年6月创立了肇源县人民调解中心,开辟出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的新阵地。

尽一责,做群众的“调解员”。多年来,退伍军人的身份赋予刘诏轩另一重使命感,他不但在人民调解中心建立退役军人之家,为退役军人及军属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帮助,还担任退役军人权益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,积极维护退役军人权益,为退役军人群体化解纠纷,提供维权服务,在退役军人与安置部门之间架起了连心桥。人民调解中心设立退役军人优待窗口,为军人军属开辟绿色通道,在不动产继承转移登记服务方面,采用远程视频调解手段,让现役军人足不出军营,就能办理调解业务,为其解决后顾之忧安心服役。信访人杨某是安置到肇源县水产局的一名退役军人,因历史原因,没能安置到岗,30年来,他一直进行上访,要求安置工作。刘诏轩先是用和风细雨的方式慢慢解开其心结,再设身处地为其着想,不停奔走为其协调有关部门,最终解决了他的基础诉求,用一颗普通士兵拳拳之心,融化了他心里多年的“坚冰”。历时3个月化解了这起长达30年的退役军人安置信访纠纷,既维护了退役军人尊严,又减轻了政府安置压力。

践一诺,做法律的“捍卫者”。2022年,中国法学会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以后,刘诏轩先后被聘任为市级、省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,并将县人民调解中心13名工作人员全部纳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开展工作,服务“四大”领域。2024年7月,刘诏轩入选全国百名优秀首席法律咨询专家。同时,中心结合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工作需要,组建了15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,在财产继承纠纷、医患纠纷、劳动争议纠纷、刑附民领域纠纷、信访纠纷、行政争议纠纷、校园纠纷、消费纠纷、金融纠纷、不动产转移登记继承等各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。“刘主任,您可帮了我大忙,语言已经表达不出我的感谢,现在我身无长物,仅能负担得起一面锦旗,请您收下。”2022年10月20日,肇源县某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紧紧握着刘诏轩的手,激动地说道。原来,刘诏轩做为肇源县人民调解中心的负责人,成功牵头调解结案一起涉及120户村民、总金额上亿元的肇源县某种植合作社水稻订单种植合同纠纷案件,收获了广泛好评,该案例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采访报道。从事调解工作以来,他累计参与和化解矛盾纠纷3700余起,调解案件标的额超12亿元。

精一行,做百姓的“解忧人”。他忠诚履行“人民选我当代表,我当代表为人民”的诺言。作为市人大代表,他经常深入到社区、乡镇村屯,倾听群众呼声,了解群众期盼,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。2021年,他聚焦人民群众在办理不动产继承转移登记事项中存在的证明难开、程序繁琐、效率低下等急难愁盼问题,他创新提出了人民调解参与不动产继承转移登记的举措,并联合人民法院、自然资源局,创新打造了不动产继承转移登记“3210”模式,办事群众持《人民调解协议书》,可直接办理产权登记业务,当事人窗口等待排期时间由21天缩短到20分钟。自开展此项业务以来,共成功调解不动产继承案件近千件,涉及不动产市值7.5亿元,为当事人节省办事费用100余万元。此举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认可,签批指示全省借鉴学习。

全国模范退役军人、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、入选“中国好人”、荣登《人民调解》杂志封面人物、荣获“龙江好人”、大庆市劳动模范、青年“五四”奖章等荣誉。面对接踵而至的各种殊荣,刘诏轩平淡地说:“在化解矛盾纠纷,服务群众的过程中,解开他们心中的‘千千结’,当事人双方脸上露出的满意笑容,才是对我最高的认可”。

责任编辑:王艳

【打印本文】 【关闭】

相关附件: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相关信息

主办单位:黑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地址: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中山路68号

邮政编码:150001

黑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

政府网站标识码:2300000090

备案序号:黑ICP备19004071号-1

黑公网安备 23011002000214号

智能问答机器人 hi! 我是智小龙
微信
手机版